选择日期:
搜索:
9
17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尤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更是起着特殊的作用。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62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几代水利工作者齐心协力,兴修水利,整治江河,水利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生水利惠及亿万群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对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奏响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号角,为推进水利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了《中国水利——历史上的今天(1949—2010)》,以日历的形式简要记述了新中国水利事业发展以及水利建设活动中的重要事件,并在2011年第十九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之时隆重推出网络专栏...[阅读全文]

1991年9月17日,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在京举行
1991年9月17日—21日,国务院治理淮河、太湖会议在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治理淮河、太湖的经验和本年水灾的教训,统一思想,落实任务,加快治理淮河和太湖的步伐。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在会上作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治理太湖的意见》的报告。会议确定:“八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将投资90亿元,在淮河上兴建18项大型水利工程,在太湖流域兴建10项骨干水利工程,以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全面提高淮河太湖流域防洪排涝能力。2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接见会议代表并发表讲话。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主持会议,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会讲话。
1996年9月17日,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正式挂牌
1996年9月17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合并组建的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正式挂牌。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是电力工业部主管的以水利、水电、电气、动力等工科专业为主体,文理兼有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校部在武汉,设宜昌校区。2001年,该校并入武汉大学。
1998年9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论九八抗洪精神》
1998年9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同志的署名文章《论九八抗洪精神》。明确总结出九八抗洪精神为24字,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通知要求,积极推进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施灌区管理机构定岗定员和工程维修养护定额的试点和推广工作。这是2002年继新水法颁布以后,我国水利工作中的又一件大事,是水利工程管理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出《水利部关于加强珠江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
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水利部关于加强珠江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了到2010年的建设目标、总体部署和建设任务,并从堤防建设、水土流失治理、防洪非工程措施、加强流域管理、加强前期工作和建设管理等10个方面勾画了珠江治水的新蓝图。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by www.iwhr.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