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26日,以“聚力兴水惠湄,开启金色五年”为主题的2023年水资源领域“澜湄周”活动在京成功举办。作为“澜湄周”系列活动的一部分,5月25日下午,我院与澜湄中心、河海大学、清华大学共同举办了“兴水惠湄:新五年,新使命”澜湄青年圆桌会议。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彭静出席圆桌会议并致辞。出席会议并致辞的还有澜湄中心主任郝钊,河海大学校副校长郑金海,以及清华大学水利院系教师代表。来自澜湄各国的青年代表参加圆桌讨论和交流。
澜湄各国青年代表开展圆桌交流
彭静向参加圆桌会议的各国青年作寄语致辞。她表示,澜湄六国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流域各国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等共同挑战,提升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流域水资源合作势在必行。澜湄合作机制自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次区域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合作机制之一,为区域合作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典范。她希望各国青年代表能够秉持开放思维,踊跃交流发言,分享各国水管理先进经验和技术,思考如何将科技发展更好地应用于各国治水实践,并期待青年学者传承澜湄合作薪火,共同推进澜湄地区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我院国际留学生代表、河海大学湄公河国家留学生代表、清华大学水利专业学生代表,围绕“澜湄学子未来五年学习、工作以及投身澜湄水资源合作的考虑,青年与澜湄地区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水旱灾害管理,青年与澜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与利用,青年与澜湄水资源合作宣传与水知识科普,女性在澜湄水资源合作中的责任与担当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在“澜湄周”上汇报了会议主要成果。
会后,各国青年代表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节池团城湖进行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