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院党委开展的“以案释纪明纪 严守纪律规矩”主题教育活动,2017年6月30日下午,科海利公司党支部组织公司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一行40人参观文化部廉政教育基地—恭王府。
这是个骄阳似火的下午,党员们乘车前往风光秀美的什刹海,走进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道,随着滚动的人流,涌向一所独特的四合院,那便是赫赫有名的京城众多王府之冠——恭王府。
据讲解员介绍,这座豪宅最初的主人,是乾隆皇帝宠臣和珅,其被嘉庆皇帝处死后,嘉庆帝赐给其胞弟、爱豪宅不爱江山的庆郡王永璘,成为庆王府。咸丰元年,权倾朝野的恭亲王奕訢成为王府的主人,始称恭王府。这座华贵的宅邸,二百多年来,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咸丰、光绪、宣统七代皇帝,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荣辱,历史学家侯仁之称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和珅选择什刹海西南这块四周皆水、环境幽美的风水宝地作为他的宅邸,可谓用心良苦。史书描写它“月牙河绕宅如蟠龙,西山远望似虎踞”。宅邸建筑格局为三路五进,东西分三路,南北呈五进,可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
恭王府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各种殿堂轩斋寝室楼阁厢廊等大小房舍约三千余间,其中六大主殿,即银安殿、多福轩、乐道堂、嘉生堂、葆光室、锡晋斋,最豪华阔气。锡晋斋原为和珅居室,后是恭亲王书房。它是整个府邸的精品之作,其精美程度在京城的居室建筑中数一数二。它仿故宫宁寿宫,屋内隔断式样使用十分名贵的金丝楠木制作,每一扇都价值连城;地砖使用宁寿宫用的非常稀缺的花斑石,都超越了大臣的建筑规格,“潜侈逾制”,被嘉庆帝定为和珅一大罪状。
府邸深处横着一座两层的后罩楼,房舍百余间,长150多米,是府邸最长的建筑。这原是和珅的藏宝楼。导游介绍说,近年修缮中还发现了和珅另一处藏宝的地方——夹缝墙。和珅被抄家时26000两黄金就是从夹缝墙抄出的。嘉庆帝共抄得和珅家产折合白银约9亿两,相当当时清王朝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故有“和珅跌到,嘉庆吃饱”之说。
恭王府前半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是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萃锦园。园门为清朝流行的西洋式拱券门,用国内最大的汉白玉石整体雕成,仿圆明园大法海园门建造。花园虽不大,却妙在精巧,土山环绕,碧水荡漾,太湖石峰高耸,山海关雄踞,湖心亭点缀,古树参天,怪石林立,彩楼亭榭,廊回路转;彩绘长廊像一条纽带,衔接山水,把各个景点联成一体。园中池塘形似蝙蝠,取名“福池”。萃锦园房舍屋檐高高翘起,形如蝙蝠,象征福气,窗户、门、长廊及屋檐等到处设计蝙蝠和佛教中的“卍”字图案,寓意“万福”。在萃锦园中,“抬头见福”。皇帝被称“万岁”,和珅要享“万福”,处处生活在福中。
大家观赏着和珅为自己精心设计的尽享荣华富贵的“福地”,心生愤慨:这个大贪官用窃取的不义之财,为自己造“福”;他搜刮的银两,哪一两不是百姓的血汗?他的贪婪与骄横奢侈,惹得天怒人怨。他妄想的“万福”只能是“水中月”的痴梦。他的主子尸骨未寒,即被当今皇帝查抄处死。康熙帝的“天下第一福”,也未能保佑他平安。
由和珅我们想到如今的贪官们,他们利用权势肆无忌惮、不择手段地敛财,拉帮结派,祸国殃民,中饱私囊,同和珅一样,用搜刮来的巨额财富为自己修别墅,造豪宅,什么“将军府”、周家庄园;拥有房产几百处,金银财宝无其数,贪污受贿钱财成百上千亿。他们贪得无厌、穷奢极欲。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党中央肃贪惩腐、对腐败零容忍的利剑下,哪一个贪官,能逃脱党纪国法严惩?和珅身败名裂的下场,就是他们的结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真正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史为鉴,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