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山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的云县和思茅地区的景东彝族自治县交界的澜沧江上,是澜沧江中、下游梯级规划中紧接漫湾的下一个梯级电站。坝趾距已建成的漫湾水电站131km ,距省会昆明市600km。
大朝山水电站以发电为主,水库正常蓄水位899.0m,总库容9.4亿m
3,调节库容3.67亿m
3,属季调节水库。电站总装机容量1350MW, 保证出力 363.1MW,多年平均发电量59.31亿kW.h。
电站枢纽由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右岸电站进水口坝段、引水隧洞、地下厂房、主变室、 尾水调压室和畅尾水隧洞组成。拦河坝最大坝高 111.0m,坝顶高程906.0m,坝顶轴线总长度为460.39m。大朝山水电站的泄水建筑物布置在河床主流位置,中间布置5个溢流表孔、3个泄洪排沙 底孔和一个冲沙孔。泄洪消能方式采用了"宽尾墩+戽式消力池"的联合消能工。在设计(正常)水位899.0m下,总下泄量为16534 m
3/s。
大朝山工程已于2001年11月4日下闸蓄水,同年1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在2002年初汛库水位可达到正常蓄水位899.00m, 2台机发电,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在此阶段进行水力学原型观测。受业主委托,中国水科院水力学研究所与昆明院水科所承担了本次原型观测的任务。
以水力学所仪器室为主体组成了观测小组,他们多数同志在三峡船闸观测现场工作过,在大朝山水力学原型观测的准备工作中发扬了"三峡人"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了现场的重重困难,终于于6月19日完成了全部的安装准备和仪器调试工作。正式过水原型观测工作于6月20日进行,共进行了三组不同泄洪组合的过流原型观测,库水位达到了899.0m,最大下泄流量为5824m
3/s,观测的内容为压力、流速、掺气、流态、水面线、下游水位、消能区水面波动、电厂尾水出口流态等,获得了十分宝贵的运行资料。
观测小组还特邀了院党办李磊同志为观测进行摄像、照相,李磊同志顶着烈日,身扛10余公斤重的设备,在坝顶、右岸、下游等部位全方位的拍摄记录了泄洪水流形态,为观测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图象、图片资料。他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得到了观测小组的高度赞扬。
观测小组还吸收了两名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他们在工作中虚心学习,很快掌握了操作技能,圆满的完成了分配的任务。



(水力学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