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动态

海河973第4课题举行2009年度第2次阶段成果交流会

发布时间: 2009-06-12 来源:

    我院水资源所承担的海河973项目第四课题“海河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综合模拟与预测技术”,于6月1日召开了2009年度第2次项目阶段成果交流会。会议由课题负责人水资源所贾仰文总工主持,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浩院士到会指导,并从宏观把握和微观落实的角度对课题进展进行点评。课题组相关研究人员近20人参加了会议,12位课题骨干研究人员对本年度第1次技术讨论会以来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并介绍了下阶段的工作计划特别是文章写作计划。

    会议首先听取了各专题负责人及参加人的汇报。汇报人及汇报题目如下:

    肖伟华——海河流域典型河库水质模拟阶段工作进展;
    陆垂裕——海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型工作进展;
    雷晓辉——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综合模拟与预测平台开发;
    周祖昊——二元水循环数值模拟与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
    杨贵羽——全口径水资源评价及基于ET的流域水资源调控研究阶段工作;
    牛存稳——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理论与应用;
    王喜峰——基于GIS的“水-生态-环境”信息集成和时空展布;
    龚家国——现代环境下流域水循环及伴生生态与环境过程的演变规律分析;
    彭辉——流域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开发应用研究工作进展;
    郝春沣——数值气象模式WRF与水文模型WEP耦合模拟研究及应用;
    丁相毅——气候变化条件下海河流域水循环气陆耦合研究;
    申宿慧——流域分布式作物生长模型开发及应用。

    在汇报进行过程中,各位专家积极提出问题,并深入交流讨论;对课题进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真正增进了各专题之间的交流和优势互补。

    王浩院士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对海河973项目的总体情况以及第4课题的关键创新点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他指出,海河流域含水层是世界上三大含水层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很有意义,可以突破的创新点很多。结合本课题的要求,需要在降水入渗、地表水转化、含水层垂直通量、水平通量等方面下功夫,并分析南水北调前后海河流域在各种情景下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变化等。同时在力求创新和发表论文方面,王浩院士也给课题组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路和方向。王浩院士还特别指出,研究工作不仅要集中在模型开发及平台建设上,更要着眼于水循环演变规律的揭示,这样才能真正支撑国家的宏观战略决策。


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课题负责人参加会议



专题进展汇报(1)



专题进展汇报(2)



课题组交流讨论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