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专项“大范围干旱监测预报与灾害风险防范技术和示范”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该项目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牵头,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河海大学、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气象中心、水利部信息中心、长江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等联合承担。
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范围干旱灾害事件,导致农业绝收、人口锐减,甚至朝代更迭。近40年来,大范围的干旱不仅影响粮食安全,还会引发城乡供水危机和生态危机。2003年国家防总提出“由单一农业抗旱向农业、城市、生态全面抗旱转变,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的战略思路,十余年来减灾效果明显。但大范围干旱成灾机理及监测、预报、风险防范技术等方面还相对薄弱,亟需科技攻关。本项目正是面向我国抗旱减灾领域亟需解决的科学技术短板以及重要实践需求,以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背景下大范围干旱“成灾机理-监测评估-预报预测-风险评估-风险调控”为主线开展研究,力争突破相应的关键技术,显著提升我国防旱抗旱减灾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及生态安全提供基础支撑。
水利部国科司领导、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组专家、项目组成员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国水科院汪小刚副院长表示将全力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人财物各方面保障。水利部国科司孟伟超副处长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专家指导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国家防办成福云处长要求项目紧密把握抗旱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从实际应用出发。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和六个课题实施方案汇报,经充分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并就结合国家发展目标、强化课题间衔接协作、注重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项目负责人吕娟表示将认真完善实施方案,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资金使用、数据汇交和成果共享方面的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参会人员合影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