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坛

具有历史价值的水利工程保护学术研讨暨水利史研究会工作会议在贵州安顺召开

发布时间: 2012-06-14 来源: 水利史研究所

  2012年5月22-25日,具有历史价值的水利工程保护学术研讨暨水利史研究会工作会议在贵州省安顺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灌溉排水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灌溉排水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都江堰灌区管理局、河北石津灌区管理局、山东滨州市簸箕李引黄灌溉管理局等灌区代表,以及南京市水利局、成都水利局、莆田市水利局、水利报社、水利出版社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共50余人参会。

  会议主题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贵州安顺鲍屯乡村水利工程保护奖颁奖大会。鲍屯水利工程是屯堡文化培育下的奇葩,是传统水利工程的典范。它传承了屯堡文化,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观。自2006年以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安顺市水利局、贵州师范大学和鲍屯村村民等单位和个人相继开展鲍屯水利工程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2011年,保护利用项目成果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23日,在安顺鲍家屯村,中国灌溉排水委员会和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联合对工程的保护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了颁奖,冯广志、鲍世行、朱伟华、张熙黔以及鲍家屯村(集体)获得该奖项,以表彰他们对具有600多年历史的鲍屯乡村水利工程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出突出积极贡献。

  二、具有历史价值的水利工程保护学术研讨。24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水利工程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安顺龙宫宾馆召开。五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做了主题报告:中国水科院刘卉芳(代张学俭教授)作《中国三大著名古梯田及其保护措施》、新疆坎儿井研究会会长吾甫尔·努尔丁先生作《新疆坎儿井价值及保护》、河海大学陈菁教授作《多手段综合运用还原流域历史要素的研究案例》、中国水科院谭徐明教授作《屯堡文化背景下的水利工程——安顺鲍屯古代乡村水利工程》、中国水科院王英华博士作《在用古代水利工程调查工作汇报》等专题报告。此外,内蒙古河套灌区科技文化处处长刘永河、湖南紫鹊界梯田水利风景区主任伍玉章结合自身水利遗产保护及水文化建设实践做了交流发言。

  三、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介绍了了水利史研究会第六届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和新设计的水利史研究会会标,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成就与不足。同时,会议指出未来五年应着重在积极参与水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推动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开展;通过学会活动推动灌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结合宣传报道开展国际学术活动;继续在大运河等水利遗产申遗工作中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按照水利部积极推动水文化建设工作部署,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纷纷建言建策,并表示将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优势,紧扣时代的特征和要求,立足水利建设实践,在水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国际灌排委主席高占义主持颁奖大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奖牌

国际灌排委荣誉主席马卓默特为鲍家屯村颁奖

颁奖仪式合影

会议代表做学术报告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