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坛

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刘磊教授和许盈松教授来泥沙所做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12-09-18 来源: 泥沙研究所

应泥沙所邀请,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刘磊教授和台湾逢甲大学许盈松教授分别于2012年8月7日和2012年9月6日在泥沙所做学术报告。泥沙所部分职工和研究生,以及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办、国际泥沙中心、水利所等单位的专家和研究生到会参加了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会分别由曹文洪所长和郭庆超副所长主持。

受邀的两位教授同时也是我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在学术交流会之际,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办主任王建华教授和泥沙所所长曹文洪教授分别代表重点实验室向刘磊教授和许盈松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刘磊教授现任职于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是工程学院土木与资源工程系正教授(终身)。刘教授以“加拿大的污染场地修复和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Management and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in Canada and implications to China)”为题,首先阐述了地下水的重要性、污染途径、管理框架;接着详细介绍了污染场地修复的10个步骤:辨别可疑场地—查阅背景资料—起动初步测试—划分污染类型—详细测试计划—精分污染类型—建立修复策略—实施修复计划—核实修复效果—长期监测;再以加拿大某加油站和废弃焦油池场地污染修复为案例,就修复计划的系统设计和具体修复技术进行了详细报告;最后,刘教授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我国地下水资源重要性和污染现状,对我国地下水污染治理提出了具体看法和建议。报告结束后,与会者进行了广泛讨论和交流,普遍觉得刘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技术实用,案例具体,对我国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受益匪浅。

许盈松教授是台湾逢甲大学海峡两岸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许教授的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河川流量自动化技术研究”,介绍了最新开发的原型河道流量测量设备,包括利用调频连续雷达波进行河道水位测量模块、基于多普勒效应的雷达波水流表面流速测量模块及基于雷达微波反射理论的断面测深模块,重点介绍了利用线性预估技术对雷达波信号处理方法和效果。室内试验和初步原型试验表明,该套仪器能较为稳定的测量河川流量,精度较高。第二部分为“莫拉克风在曾文水库集水区漂流木潜势推估及运移分析”,采用遥感影像分析、现场调查、模型计算及资料分析等技术手段,深入分析了莫拉克台风期间台湾曾文水库集水区的漂流木的来源部位、数量及输移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河道干流及库区的漂流木拦挡部位、具体措施及漂流木堆置场所规划。报告之后,与会者就雷达测深、测速技术及其应用前景,流域漂流木数量的计算方法、漂流木产生与输移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普遍认为许教授报告内容丰富,生动深入,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对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刘磊教授做学术报告

 

许盈松教授做学术报告

 

 曹文洪所长为许盈松教授颁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聘书

 

王建华主任为刘磊教授颁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聘书

分享到:

京ICP备0507336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700号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邮编:100038 管理员邮箱:news@iwhr.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