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通知
·一号通知
·报名表

 
主办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台湾大学工学院

协办单位

美华水利协会

承办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首页 >> 专题报道 >>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 >> 会议报道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技术考察(二)参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2011年10月27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代表团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参观考察。

代表团首先考察了三峡工程展览馆和模型展示厅,听取了三峡水利枢纽总体布置、工程建设历程、先进技术应用以及枢纽发挥综合效益等方面情况的详细介绍。三峡工程位于宜昌市三斗坪镇,根据“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开发方案分三期建设施工,总工期18年。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在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发挥了关键性骨干作用,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同时还具有发电、航运、抗旱与补水、养殖、旅游、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2010年7月,三峡水库迎来峰值接近每秒7万立方米的洪水,控制三峡出库流量每秒4万立方米,对荆江的防洪起了有力的保障。同年10月,三峡首次成功蓄水至175米水位。今年长江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旱情,三峡水库向下游补水约200亿立方米,保证了下游沿江地区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在移民方面,三峡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以大农业安置为基础,贯彻中央提出百万移民要迁得走、稳得住、能致富的政策。

参观三峡工程模型厅

代表们随后考察了主坝。当日三峡上游水位174米,下游水位64米。站在长3035米、高185米的坝顶上,代表们特别激动和自豪。

D:\外事工作\海峡会\15届海峡会\15届海峡会照片\DSC00634.JPG

参观主坝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07 14:45:20